GateLive圓桌討論:牛市將近,比特幣生態蘊含哪些不可錯過的財富機會?

2023-11-02, 03:54


圓桌主題:牛市將近,比特幣生態蘊含哪些不可錯過的財富機會?
本期嘉賓:洪蜀寧(Bitcoin Researcher)、Haotian(Blockchain Researcher)、Ben(Discoco Labs 創始人)、Leo Deng(LK Venture VP)、bitrabbit(Stacks BNS dao council)
收看完整直播回放https://www.gate.io/live/video/4f88759b894a6a34321069848b5a99ad

目前發展比特幣生態有哪些意義?

洪蜀寧:

在 2009 年,中本聰發表了一句話,預示了比特幣的未來。他說:“20 年後,比特幣要麼被大量使用,進行大額交易,要麼就沒有人使用,沒有交易量。如果真的到了沒有人使用的地步,比特幣就毫無價值了。” 直到如今,比特幣的未來命運仍然懸在所有持有者的頭上。如何讓比特幣被更多人使用,進行大量的交易呢?至今,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實際上,比特幣的使用並不多,現在的區塊都沒有被填滿。在我看來,如果比特幣要成為像美元那樣的成功貨幣,它必須在自己的基礎上建立起大量的應用。

從比特幣的誕生之初,人們就在不斷探索如何為它創造更多的應用。在 2017 年的硬分叉事件之後,整個 BTC 社區陷入了保守狀態,大家擔心再次出現因分叉導致的問題,所以在技術創新上就變得保守了。這也導致了比特幣純粹作為數字黃金或價值儲存工具的定位,而不再嘗試對應用進行探索。

然而,隨著 taproot 技術的出現,它解決了比特幣的可編程性問題,這使得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實現智能合約變得可行了。只有當這些應用技術逐漸成熟,當全世界的人都來使用基於比特幣的應用時,大量的應用交易將出現在比特幣的生態中,為比特幣的區塊鏈和礦工帶來大量的收入。

Haotian:

當前,一些人試圖將以太坊生態的玩法移植到比特幣生態,利用比特幣強大的網絡共識,重新塑造新的敘事。這種做法被形容為重複造輪子,試圖尋找新的財富密碼。這種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他們認為這種移植做法並不適合比特幣生態。從短期來看,這種做法很難避免。從長期來看,這種探索為比特幣生態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隨著比特幣減半行情效應的消失,礦工們將如何維持生計?如果比特幣生態沒有大量的交易和用戶,礦工們將無法依靠手續費來維持龐大的網絡。因此,不能僅僅依靠炒高比特幣價格來支撐生態的發展。可行的方案是設法將比特幣網絡的生態正兒八經地做起來,使手續費成為未來礦工的核心收入。個人比較看好閃電網絡的未來,因為它與落地應用接軌較大,適合在特定消費場景中使用。

目前以太坊掀起的敘事偏向金融屬性,發幣挖礦等本質上都是疊樂高的性質,缺乏落地應用。而比特幣閃電網絡導向的是將手裡的幣花出去。比特幣生態還有一些像Nostr這樣的優秀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總之,對於比特幣生態的發展,需要保持客觀的認識和耐心,期待未來的發展。

Ben:

從比特幣誕生至今,我們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Alt-Coin出現。但是都失敗了。我們需要把比特幣作為基礎設施去看待。我們需要比特幣去做一個應用生態,比特幣本身是世界上最強的共識。我們不需要任何人來改變它,基於它去做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統,不管是代幣協議還是應用的生態也好。

最近比較火的一個項目,Babylon的那個協議裡面也提到了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它的核心是用POW去助力POS的安全性。因為POW相對於POS來說更能夠抵禦long range attack,所以用比特幣的提升COSMOS鏈的安全性。從這個項目得到大家的這個追捧來看,說明大家是認同這個邏輯的,也就是說基於 POW的比特幣的共識是強於任何這些 POS鏈這個事情是被認可的。

比特幣本身也是在不斷地改進的過程中,就像剛才的同學表示也提到的Taproot升級,還有PSBT,在最近這幾年都在論文中,或者說是在提案中已經出現了一些新的想法,BTC本身也都在演進的過程中,只是說還缺少一個應用的爆發。我覺得從今年開始,甚至到未來很長時間都會是一個比特幣生態的爆發期。

Leo Deng:

比特幣在“數字黃金”和“點對點電子現金交易系統”的屬性上已經得到了全世界的共識。然而,從比特幣目前的發展來看,它並未完全實現這兩點屬性。首先,圍繞比特幣的一些關鍵問題,如錢包的隱私保護、更低的交易成本以及安全性等,都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進和發展。

其次,比特幣的白皮書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交易系統,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價值網絡,為電子支付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然而,在實際應用中,這個系統的性能和效率還有待提高。比如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成本以及各種摩擦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優化。

此外,我們不能只將比特幣侷限於上述兩點屬性,還需要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進行探索。當前,比特幣的利好不僅在於現貨ETF及減半敘事,而更在於其生態的繁榮和大規模的發展。對比特幣生態的發展,我們還需要考慮到整個環境對它的客觀需要。

Bitrabbit:

近期,Ordinals的熱度引發了許多人對比特幣實現像以太坊那樣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功能的想象。然而,由於比特幣的共識機制的限制,這種想法很難通過分叉等方式實現完美的功能。

比特幣社區目前最大的共識是以閃電網絡為主的支付應用生態。許多BIP提案致力於優化閃電網絡,以使比特幣成為更理想的電子現金系統。在此背景下,Stacks以獨特的設計思路,可以在不改變比特幣共識的前提下,通過在二層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比特幣的DeFi應用,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前,許多交易功能在比特幣上無法實現,只能在中心化的交易所實現。然而,近年來我們遭遇了多次交易所倒閉事件,例如FTX的崩盤。因此,鏈上交易和鏈上應用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鏈上交易、衍生品借貸等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目前最看好什麼比特幣生態協議?為什麼?

Haotian:

Taproot Assets是一個在比特幣網絡上發行token的協議,它實現了比特幣的多資產時代,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發揮空間。通過利用Taproot Assets,我們可以創建各種基於token的經濟應用場景,從而擴展比特幣網絡的功能。

然而,由於比特幣網絡基於UTXO模型運行,實現複雜的應用場景較為困難,因此閃電網絡的結合變得尤為重要。閃電網絡作為計算和應用層,可以擴展比特幣網絡的功能,降低手續費和高效結算機制。通過在閃電網絡上發行基於穩定幣的消費場景,我們可以創建一種可以在閃電網絡上順暢流轉的穩定幣,被廣泛接受和使用。這種思路為整個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擴展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

然而,Taproot Assets並非完美無缺。像任何新興技術一樣,它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其中之一是關於閃電網絡的可替代循環攻擊。儘管這種攻擊可能會對Taproot Assets的未來發展產生影響,但目前來看,實施這種攻擊並不容易。此外,閃電網絡的節點都是可信的,每個節點都建立了更多連接並遵守一定行為準則,以保證Taproot Assets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此外,Taproot Assets在整個鏈條中涉及項目方、代幣分發和中期節點,它是一個成熟且互信的資產發行流通網絡。相比BRC20基於Ordinals的玩法,Taproot Assets更加科學且不容易造成形式化問題。然而,這個領域還需要時間來發展和成熟。

Ben:

在比特幣和以太坊這兩種區塊鏈網絡的差異上,比特幣更像是一個不斷做減法的系統,而以太坊則是一個不斷做加法的系統。Taproot Assets是一種符合比特幣設計哲學的資產協議,可以在比特幣網絡上再往構建自己客戶端驗證的計算和存儲,以基於類似Layer2的方式來實現更豐富的功能。Taproot Assets的核心在於對交易的編排,通過Nested merkel tree的方式在鏈下編排我們的資產,然後通過Virtual PSDT這種與BTC原生的PBST的交易格式近似的方式來實現鏈上的交互。Taproot Assets 微支付通道一旦上線,將能夠被ligtling labs的閃電網絡設施所使用。這也意味著它將能夠整合以往所有在閃電網絡上的提案優化。但是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RGB誕生的年代較早,對於當下BTC的一些新的進展是脫節的,比如Taproot升級對RGB的唯一意義是把承諾數據給放到了TapLeaf裡。

洪蜀寧:

首先,安全性是比特幣應用的首要任務,否則無法談論其他方面的應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RGB協議採用了鏈下計算的方式,使得它能夠在保證高度安全性的基礎上實現完全的去中心化。因為所有的智能合約的計算都是點對點完成的,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幫助。

其次,RGB協議還具有可擴展性和圖靈完備的特性。它可以在閃電網絡上運行,具備可擴展性,並且其設計是為了實現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它的R6VM虛擬機與EVM等價,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EVM,能夠實現目前以太坊上所有的應用場景。

此外,RGB協議還有著高度隱私性的優點。所有的合約內容、交易信息只有交易雙方和參與交易的人知道,其他人完全不知道這個交易的存在。這杜絕了許多現在Web3出現的問題,比如MEV和黑客攻擊等。

然而,RGB協議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首先,它的開發非常緩慢。儘管RGB協議在5年前就開始開發,但直到今年才推出了穩定版。這主要是因為參與開發的開發者很少,開發的門檻太高。雖然RGB搭建了一個宏大的技術框架,但要完全實現它還需要一些時間。目前的開發者數量非常少,這導致了開發的進度緩慢。但是不用擔心,因為穩定版已經發行了,我們的應用可以嘗試在上面進行開發了。

第二個問題是RGB目前與閃電網絡的結合並不完美,仍有許多工程化問題尚未解決。這導致了使用時會出現各種bug,雖然這些問題不影響協議本身的安全性,但用戶體驗可能會變得非常糟糕。

第三個問題是RGB目前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技術玩具,尚未考慮到未來大規模商用化後的商業體系和經濟激勵機制的建立。這就是為什麼RGB協議至今未受到廣泛關注和應用的原因之一。

Leo Deng:

前面,洪老師提到了 RGB 協議聚焦於鏈下計算,這與閃電網絡的設計理念相符。智能合約技術是 RGB 的另一個亮點,這種技術能夠拓展比特幣生態的應用場景。最近,我們也觀察到了一些 RGB 協議的應用。

有新聞報道稱,Tether的新任 CEO Paolo Ardoino 在一次採訪中表示,RGB 協議可能會成為在比特幣上發行穩定幣的最佳選擇,甚至是合法的繼任者。從 Tether 的角度來看,RGB 的智能合約和客戶端等元素集成了許多比特幣未來生態的機會。

一個生態的發展不僅僅取決於開發者的熱情和方向,還需要資本和大型機構共同去推動。我們可以看到,像 Tether 這樣的支持和背書對於 RGB 協議是非常重要的。而 RGB 協議本身在不斷進化,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開發者參與這個生態協議的應用開發中。綜合這些因素,我個人認為 RGB 的想象力會更大一些。

Bitrabbit:

這裡我將為大家介紹一下Stacks。首先介紹下它的背景,Stacks的核心團隊都來自於普林斯頓的計算系,創始人在比特幣上做開發有十年時間,最早是在比特幣上做域名系統BNS, BNS也是目前加密行業存在歷史最久的區塊鏈域名系統,後來通過SEC合規融資後建立了一條以PoX傳輸證明為共識機制的鏈,也就是目前的Stacks, Stacks傳輸證明裡有兩個角色,Stacks礦工和STX質押者,Stacks礦工發送的比特幣越多,獲得STX區塊獎勵的概率越高。

接下來重點介紹下明年一季度的nakamoto升級,這也是目前Stacks工作的主要方向,nakamoto升級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是sBTC,sBTC基於上述PoX和門限簽名,實現了將比特幣以去中心的方式雙向錨定到Stacks 。第二方面是安全升級,安全升級也包括兩塊一塊是刪除了任意可分叉,規定150個區塊個Stacks永不可分叉,更大程度繼承比特幣安全性,另一塊stx質押者也將參與進Stacks的區塊生產中,這樣也提高了安全假設。第三方面則是性能升級,Stacks目前出塊錨定比特幣,非常慢,nakamoto升級之後通過一種叫時間流逝證明的機制以不犧牲安全性的方式將Stacks出塊速度提高到5秒,但是也犧牲了手續費,在5秒的區塊的交易手續費會比錨塊裡的交易貴不少。

以上sBTC,安全升級,性能升級,性能升級就是即將到來nakamoto 升級的三大方面。

Stacks這套去信任的跨鏈方案看上去技術方案很不錯,但是也是有缺點的,缺點就是也是犧牲了流動性來保障安全性,sBTC的容量受限於Stacks的市值,所以發展起來到一定規模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如何看待比特幣生態的未來發展?

洪蜀寧:

從短期來看,我認為 RGB 協議有兩個主要的優勢。首先,它支持原生的 BTC,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進行任何跨鏈或掛鉤操作,可以直接從比特幣區塊鏈獲得 BTC 原生資產。其次,它支持 Tether 公司的 USDT,這兩樣資產足以在 RGB 協議上構建各種應用場景。
在我看來,去中心化的借貸將會成為 RGB 協議上的第一個爆品。通過使用 BTC 和 USDT 進行借貸,我們可以獲得更加靈活和自由的資金使用方式。同時,去中心化的借貸將會成為一個非常大的市場,超越現有的所有中心化借貸平臺。

此外,由於 RGB 協議具有無限的可擴展性,全鏈遊戲也可以輕鬆地在上面實現。遊戲公司可以將複雜的遊戲邏輯直接部署在鏈上,這將會是一個非常有想象力的方向。一旦全鏈遊戲在比特幣鏈上流行起來,那麼傳統世界的流量也會開始入場。總之,RGB 協議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為我們創建一個更加開放、透明和去中心化的應用生態。

Haotian:

在我看來,對比特幣生態最大的一個期待就是閃電網絡的後續效應。自從閃電網絡Taproot Assets推出後,有一些像Tether這樣的項目重新在比特幣生態部署,例如發行USDT,然後讓這個USDT進入閃電網絡去流通。這是一個令人期待的趨勢,標誌著虛擬貨幣和虛擬資產開始真正落地並在消費場景中得到應用。

近期觀察到的另一個現象是,整個以太坊網絡都在做一些抽象層的東西,例如賬戶抽象,其目的是降低用戶在智能合約的使用門檻,吸引更多用戶並實現大規模採用。然而,目前來看,以太坊似乎進入了一個困境,即無論怎麼開發,用戶門檻仍然很高。

之後是否會有一些項目在閃電網絡上發行資產並將其推向應用層面呢?比如在閃電網絡上發行一種遊戲,這種遊戲採用雙幣模型,其中一個幣可能在閃電網絡上發行。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人們消費這些幣。我們是否能找到這樣的遊戲公司或團隊來做這樣的事情呢?這是我們需要期待和關注的事情。如果這個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尤其是與以太坊結合的話,我相信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

Ben:

首先,從巨頭的視角來看, Tether 為什麼會關注到閃電網絡的穩定幣?在代幣經濟中有兩層,一層是結算的錢,另一層是支付的錢。對於巨頭而言,他們不僅想賺比特幣的手續費,還想賺穩定幣支付的錢。

去年,泰達找到了Lighting Labs,期望合作去講USDT發佈到lightling labs的基礎設施上。但是,這個計劃失敗了,因為lightling Labs控制著閃電網絡LND客戶端,這閃電網絡的市場佔比達到90%以上。因為lightling labs不能給泰達想要的份額,他就選擇與RGB合作發行USDT以賺取支付的錢。

當生態裡面有了穩定幣,它就有了流動性的基礎。相比原來只有比特幣,現在會有更多想象力。在這個基礎上,開發者可以做大量的基礎設施,如Dex和抵押貸款等。特別對於傳統的Crypto應用開發者而言,他們可以做DeFi了。

因此,要看好哪個場景?我相信支付生態會是第一個熱鬧的場景,但這個生態可能是由大巨頭推動的。而如果要看其他生態場景的爆發,那麼DeFi會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要看更豐富的應用的話,那麼我們還需要等待整體的發展。

Leo Deng:

在我看來,基於比特幣二層網絡的穩定幣支付場景有巨大的潛力。二層網絡在交易速度和用戶體驗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以大大提升C2C、B2C甚至B2B的加密支付易用性。另外,比特幣過去十多年的網絡穩定性,使基於比特幣二層網絡的穩定幣支付成為可能,並能解決當前穩定幣支付場景的問題。

此外,跨鏈互操作性是比特幣生態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智能合約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比特幣與其他非EVM公鏈網絡的互操作性。這種跨鏈資產和數據共享、身份驗證等需求,將為跨鏈互操作性帶來巨大的機會。例如,Harry Pod項目和Connet投資的跨鏈解決方案,它們聚焦於比特幣生態與其他生態的跨鏈交互,包括swap和MP交易市場等。

隨著比特幣接受程度的提高和資產的擴大,比特幣生態的外溢效應將愈發顯著。這種外溢可以為比特幣與其他非比特幣生態的網絡連接提供機會。我相信,比特幣生態未來將發揮更大的網絡作用,與其他包括以太坊生態和其他非EVM鏈的生態進行連接。

Bitrabbit:

如我之前所介紹的,Stacks 項目通過一種不改變比特幣共識的方式,將獨立安全預算的側鏈變為擁有完整執行環境的比特幣智能合約二層,這為比特幣解鎖了大量可編程性操作性。

有了這樣的基礎設施,比特幣的持有者就可以用比特幣網絡進行去中心化的交易,類似於在以太坊上的DeFi操作。目前,Stacks在這方面已經做得相當完善。

在上週的倫敦黑客鬆活動中,有250名開發者參與並提交了各種項目的申請。其中,有四個代表性的項目,分別代表了dex、衍生品,借貸、穩定性的四個方向。包括Dex(目前在Alex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去中心化穩定幣協議(類似於MakerDao)Arkadiko協議以及兩個分別涉及衍生品Velar和比特幣借貸Zest的協議。

*GateLive 是領先的加密貨幣直播平臺,專業加密市場分析師在線實時講解最新行情資訊、專業行情分析、熱點行業知識。立即打開GateLive看直播,收看更多精彩節目。https://www.gate.io/zh/live

作者:GateLive Team,Gate.io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本文內容為原創,版權為Gate.io所有,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一下
目錄
gate logo
即刻交易
加入 Gate.io 贏取獎勵